放生仪轨回向

栏目分类:

赶海代放生了吧直接吃是谁


来源:资料图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草,所住的山间道场边总种有许多奇花异树。

  一天,日照禅师在山中巡视,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身边的两个侍者却为了一棵大树起了争执。

  甲侍者说:“这叫香樟,有三十年了吧!长得很快啊!”

  乙侍者说:“不是!这叫牛樟,顶多只有三十年左右。”

  甲侍者又说;“这个香味,一闻就知道是香樟。”

  乙侍者则说:“牛樟也有香味啊!”就这样,两个侍者你一言我一句,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

  争论不下之时,甲侍者调过头来,询问日照禅师:“老师,这棵树是您种的,您说,这棵树是香樟吧!”

  日照禅师说:“我耳朵聋了,听不到你讲话。”

  乙侍者也问:“我们山上有许多牛樟,不都是您种的吗?”

  日照禅师答:“我眼睛瞎了,等看得到的时候再告诉你吧!”

  侍者觉得自讨没趣,不解一向耳聪目明的老师,怎么会忽然说他耳聋眼瞎了呢?

  二人正面面相觑,日照禅师又喃喃地说了一句:“一切随它去吧!”

  两名侍者为了名称的不同纷争不已,到最后还要请老师来判决。本来,香樟也好,牛樟也好,树都有个名字,但是一计较、一争执,这棵本来很平静的树就不免暗暗叫苦——为了它,世间有了纠纷。

其实,世间万物本来都没有纠纷,各有各的世界,但是由于人的固执,经过如此相争,世界便不能再得到安宁。无聊的争执只会扰乱世界,人要放弃固执,不如跟随日照禅师的一句话:“一切随它去吧!”

整理:中国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会饭量逐渐减少是何因?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二十五)
  
  问:二00五年有六位居士在道场打百日佛七,饭量逐渐减少。至七十天时,六位都是二十四小时念佛,虽有时疲劳会瞌睡,但基本上精神都很好。他问两个问题,第一个请问为何出现此现象?

  答:这是在什么地方打佛七我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这是非常殊胜。至于饭量逐渐减少,这是一定的道理。你要晓得人为什么要吃饭?为什么要吃那么多?三餐不够还要吃点心,什么原因?你首先要懂这个道理。人身体是一部机器,机器要活动,活动需要能量,饮食就是能量的来源,像汽车一样,你要给它加油它才会跑。可是能量的消耗,我在讲席跟诸位做过很多次报告,我大概在三十几岁的时候发现,能量消耗,百分之九十以上,大概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打妄想,睡觉都还作梦;作梦,这妄想没有停止,这消耗量太大。真正你工作,我们讲劳心劳力,消耗量都不多、都很少,那是正常的消耗;不正常的消耗,消耗太多,这个道理要懂。

  佛陀当年在世,僧团里每天只吃一餐,日中一食,而且分量都不多,为什么?他妄想少,天天跟着释迦牟尼佛。佛陀在世是教学,这我们得认识清楚,教学、行道。行道是把所学的东西在生活上去求证,信解行证,求证,所以他心是清净,心里面只有正念没有妄念,于是消耗量就少。像这种情形七十天饭量减少,甚至于七十天都不吃,做得到。佛在经里面给我们讲""财色名食睡",我们叫五欲,佛经上还有名词叫五盖,盖是什么意思?把我们的真心本性盖覆住、障碍住。这些东西凡人有圣人没有,他可以离开的。佛教我们五欲要断掉,五欲里头有饮食、有睡眠,饮食、睡眠也要断掉,这是病态,这不是健康状态。健康状态的时候人不需要饮食也不需要睡眠,那才叫健康,那才叫正常。所以饮食跟睡眠都不正常,这要知道。什么人这个东西都断掉?你看那个心地达到一定清净的程度,世间(这不是出世间)初禅,修禅定到初禅,初禅生色界天,这五样东西都没有。色界总共有十八层天,这十八层天里面没有饮食、没有睡眠,精神各个饱满,非常欢喜快乐。

  由此可知,定功愈深的人补充的能量就愈少。从前出家人一天吃一餐,经上记载的阿罗汉七天吃一餐,一个星期出去托钵一次;辟支佛那个定功比阿罗汉又要深一层,十五天(半个月)出去托钵一次,半个月吃一次。功夫愈往上去消耗的就愈少,一点点东西他就能维持很久,一点点能量补充,就这个道理。实在讲这个道理并不难懂,我们自己如果说是妄念少,他念佛念的功夫得力,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念佛,能够执持七十天(七个七),他功夫定力够,妄想少了,所以他的饮食当然会减少,这正常现象。如果饮食还是要三餐,还要吃点心,虽然念佛不间断,妄想没断,那就是""口念弥陀心散乱",他心里还在打妄想,所以他消耗量还要那么多;如果他心清净那就不需要。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标签:

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19-2030 善心放生网 善心放生网 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