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仪轨回向

栏目分类:

放生吉日,放生鱼的种类

放生·护生Ⅱ

——东林寺心开法师向大悲寺妙祥法师请法实录

时间: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七及三月三十

地点:辽宁省海城大悲寺

目录

(一)建设护生基地长远的意义

(二)收集“真而新”的放生感应

(三)对素餐馆的经营建议

(四)建立适合海陆等不同众生的放生基地

(五)培养慈悲心不使用动物成分的药品和皮革制品

(六)选择救护原则——救命第一

(七)防捕捞技巧一——随救随放避免定点

(八)防捕捞技巧二——总结经验办班培训

(九)平常心放生仪轨长短因事制宜

(十)多种形式宣传放生

(十一)护生注意事项

(十二)放生款的使用问题

(十三)出家人只做指导不应参与包括放生在内的一切买卖

(十四)放开心量佛弟子互相交流进行全国性放生

(十五)展望——护生无国别放归原生地以放生为纽带促进世界和平

缘起:二〇〇九年秋天,江西省庐山东林寺僧团在辽宁省大石桥市抢救出一批即将被宰杀的黄牛,并借用当地一家养殖场临时安置。为了使这批黄牛和其它被解救的陆地众生有一个长期、稳定、安全的生存环境,东林寺拟创建一个相对规模的陆地众生护生基地。二〇一〇年三月,东林寺护生会负责人心开法师参访辽宁省海城大悲寺,两度就东林寺僧团拟购置护生基地一事,及放生护生的相关事宜征询大悲寺住持上妙下祥法师的意见,以下为根据录音整理的请法实录。

(一)建设护生基地长远的意义

心开法师:因为这批牛的因缘,我们也想在这边建一个护生园,把基地建起来,能够做一个榜样,让更多人来放生。我提个问题,我们建设护生基地这个构想,在佛教内来讲,如果护生园建成之后,它有什么长远的意义?请老和尚开示。

妙祥法师:这个意义,它不光佛教的事情,是在所有的众生中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形象——慈悲的形象,另外再一个利益就是培养慈悲心,对修行来讲是很大的利益。从修慈悲这一块儿来讲,想成道的话,如果不能把众生看成是与我们平等的,想成佛道是不可能的。这个是很大一个事情。现在有的人把立足点立足在“人间佛教”上,有时候光想到人这一块儿。而佛教不光是人的问题,我们的心量应该更宽广,各道众生都要救护、教化,这才能成佛。如果说要舍掉哪道众生,而不去救护,都还是有一个“我相”的存在。如果是无我相的话,他不会分哪一道,就是一只虫子、蚂蚁……有情无情,他都会看得很重,都会当作一种法来看。所以放生,从慈悲心这一块儿来说,从成就佛道来讲,是很重要的。

现在更主要的是对国家和世界的安定非常重要。现在灾难多、战争多,你看现在暴风雨、地震不断地频繁发生,这些都与杀生的业力有绝对关系。如果慈悲心不到位,人杀生的心就重;杀生心重,整个人心就不安,就活动;人心浮动,整个法界就不安宁,这是必然的。因果报应也马上就要现前。如果现在要是做,说明我们还有亡羊补牢的这种可能性。如果要再不做,像地震、暴风雨啊,这只不过是个前兆而已。等到再有更大的灾难,谁能受得了?所以这个问题是当务之急。放生现在是当务之急,修行佛法也是当务之急,这两个是不可分割的。

另外一个是救急。现在不用说别的,从身体健康这一块儿来说,因为杀生带来的各种疾病,杀生带来的心血管病,等等的病,现在已经非常严重,特别中国比较严重;国外杀生这块儿虽然重,但是他们也提倡吃素,像美国有些大学生也开始吃素。中国这一块儿,佛教传统虽然深厚,除了佛教徒之外还有很多不吃素的,所以应该用放生来代替。大家吃素对身体健康非常好。

另外,从因果关系来讲,放生对人的健康也非常重要,很多有病的人通过放生好了。举个例子说,过去盘锦一个居士,他放了两年生以后,他和他的朋友就不能相见了,因为一见那个朋友他就头疼。他朋友是黑社会的,他俩关系特别好,但他放生以后和他的朋友只能打打电话。两年以后,他那个朋友被抓起来了,判死刑。给这居士也定为“黑社会第七号人物”。结果一调查,发现他两年之内和那个朋友没有接触,他朋友所做的事情和他没有关系。最后他在监狱里呆了五个多月出来了。他进去的时候,病非常重。在监狱这段时间,也没经过治疗病就好了。所以说通过放生,最后的结果是躲过一场大灾难——就是这个牢狱之灾,而且病还治好了。原来他母亲不太相信放生,他一次就放一两万元,数量比较大,最后他母亲和盘锦这一块儿的居士对他的事都比较认可。所以说放生能救很多灾难,像牢狱之灾、病苦这些都可以化解。

所以说放生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特别是现在这个时期。越是末法时期,人就越愚痴。为什么愚痴?其中有一点就是因为杀生。杀生越多的人实际上越愚痴,吃肉越多的人实际上越愚痴;吃素的人,实际上心里是最清净,而且很有智慧。吃素对学业和事业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它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过去本溪有一个姓崔的居士,市里有一个领导得了白血病,住在天津,每天用药得一万到两万块钱,甚至两三万块。后来市里都拿不起钱了,她就开始替他放生。有一天用大汽车把天津市面上所有的海鲜都买下来放海里了。后来这个领导一个多月就出院了,现在还在领导岗位上。所以放生功德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事情实际上在我们这儿很多。

放生能提高正气,人为什么有很多疾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心里邪气太盛,如果邪气太盛,你想提高正气很难。如果通过放生,正气很快就起来了。所以放生这一块儿,不管是对治病也好,修行也好,避免灾难也好,都是非常有利的。

(二)收集“真而新”的放生感应

还有一个问题,应该组织把一些因为放生而发生的感应事迹给记录下来,编成书。现在佛教这些因果故事大部分都是老掉牙的了,比如说都是解放前的,始终都是重复他们这些东西,左一本右一本地出。但现在的东西,这么多年里发生的这么多事情,没人来整理。可以收集、编辑一下,要有名有地点有事实,非常真实,决不允许掺假,一点假的也不许掺,甚至电话、身份证都可以抄下来,意思就是非常真实。佛教就要真实,叫人一看就信。这样的话就很好,这是个大量的工作,应该去把它收集起来的,可以从这方面去做。这件事就能推动放生。

(三)对素餐馆的经营建议

还有一个方法,我的想法就是建立素餐馆,扶植素餐馆,这个很重要。有时候我讲法,有开饭店、杀生的问我:“师父,我杀生,你看我改什么行业?”我说:“开素餐馆。”我就跟他讲,怎么样开,怎么能获得利益,还能保住本儿,这是一方面,主要的目的是要开素餐馆。有一个人吃素,必然就有一个人少杀生。素餐馆表面上看起来和杀生距离挺远,实际上,如果没有素餐馆,杀生肯定要严重。

心开法师:有些人不理解吃素的好处,我们也参观过一些素菜馆,很多素菜馆都有亏本的经历,开不下去的都有。

妙祥法师:开不下去的原因,主要是他的脑子太图于经济,另外他的经营思路有不正确的地方。不一定非要炒菜才叫素餐馆。你像手剥笋(指一种南方产的袋装嫩竹笋,口感鲜美),才多少钱一袋?如果各地方、各商店都进这个,吃它就不用吃肉了,就算吃肉,最起码肉也会减少了,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比如豆沙包,如果做得非常好的话,做成面包的形式,大量流通,不管他信佛不信佛,有这个就会少吃荤腥,要把它做得很好。不一定说非得炒菜才是素餐馆,比如我就开一个酱菜馆,你在这儿吃饭,我做点饭(主食),然后主要卖咸菜。全国各地的咸菜都有,弄它一百种,一小碟一小碟的,四川的、广东的……各地的,一点一点的,就一小包咸菜,吃完了以后,各地的咸菜都尝遍了,这顿饭就完事了,很简单。一个是咸菜好保管,另一个大家也品尝了东南西北的各种风味。这里面很有内容。

心开法师:我们见到的素菜馆,档次都比较高,价钱都很贵,普通百姓一般还吃不起素菜。

妙祥法师:你开素餐馆不能模拟大型饭店经营,一定模拟小吃部经营。小吃部、街头商店,甚至我推着车去卖素包子。你这样做,素餐馆才能起来。或者我就开个面包店,或是我开个咸菜店。要是把全国各地各种咸菜组织起来,或是一种调料——过去我在五台山,看过可能是香港做的一种调料,就是用蘑菇和其它东西装成的一个小罐头。炒白菜的时候往里一倒,就非常好吃,它就把整个味儿都调起来了。这种东西后来我就找不着了。原来在五台山斋堂做饭的时候,我就用过这个,如果通过商店或是哪里去普及一下,对人家吃素、不杀生都能起到一个间接帮助的作用。

心开法师:我也认为素餐馆要普遍地让大众消费得起。我们在云南大理,就看到有一个居士开的素餐馆,每人五块钱,饭菜随便吃。很多人都去,这个门槛就比较低。五块钱饭菜吃饱为止,很多人都去,有些国外人都去那儿吃饭。在那里吃饭,一方面还放着佛教的光盘,还有经书、法宝流通,又能够帮助大家学佛,这就跟来吃饭的人结下了一个很好的缘分。

妙祥法师:像这种佛教的素餐馆,还可以开一些高档次的,这也应该有。比如说现在的蔬菜,有种非常贵的山菜叫刺嫩芽,听说在市场卖一斤是十一块到十五块,就春季这一个季节有。你像这个东西,一个是可以治病,一个是口味好。如果饭店搞点这个东西,你说多好!还有野菜这些东西,有营养、也受欢迎。现在有些人,没把素餐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比如种水稻,我可以不加化肥,不打农药,生产无公害的大米、粮食、蔬菜,再有一些山菜,采用这种绿色的食料,这个素餐馆马上就起来了,档次就非常高。再做一些面包啦、馒头啦,非常好的,炸一些素食的东西,顺手打包就可以拿家去了。这样高档次的也有,大众消费的也有。这都可以,关键是有很多人恐惧,怕赔钱。鞍山有一个居士曾经就说:“师父,如果谁开素餐馆,我给提供资金。”有人给钱,但没有人去办。我说的意思就是什么呢?通过收集、出版、流通现代放生感应的书、开素餐馆、建立放生基地去推动放生,减少杀业。

(四)建立适合海陆等不同众生的放生基地

再就是建立放生基地。放生基地包括陆地动物的放生基地,还有海里和河里动物的放生基地。现在哪种陆地动物救护都很困难,水里的还好点,但也有捕捞问题。现在秦皇岛就缺合适的河里的放生环境,合适的海洋放生环境不缺。所以承包水库也重要,大水库如果承包了以后,有人常年看着,这样可以放很多生命。水库不能承包几年,要承包就得承包五十年、七十年,要是承包少了,万一对方突然半道变卦了,你拿这个鱼怎么办?我们上回就吃了一亏,承包一个水库用来放生,半道上被当地一些恶势力给破坏了,最后没办法,损失很大。但是这以后,寺院门口这个水库承包下来了,这又成了一个放生池,现在这个放生池也可以了。再有条件就买海岸,比如说买二十公里或五十公里海岸,这块地方不允许捕捞。至于水族众生自己流通不流通不限制。没有捕捞,水族就有生存的地方,它既然有游出去的,也就会有游进来的。是不是?

(五)培养慈悲心不使用动物成分的药品和皮革制品

心开法师:我们从一家养熊场救下来十头黑熊,拉到四川成都,那里专门有一个部门——亚洲动物基金,是保护黑熊的,在成都设有一个基地。他们各方面的设施都很齐全的。那些黑熊确实也很可怜的。养熊场为了取它胆汁,有些黑熊十年二十年关在一个很小的笼子里,天天取它的胆汁,一天要取两次胆汁。

妙祥法师:噢,取胆汁,太残酷了,太残酷了!

心开法师:给它们穿着铁马甲,把铁的马甲、钢板套在它们身上,把一根铁导管插到它们胆里面,可以说是太痛苦了。

妙祥法师:所以说涉及到放生还有个问题,就是使用含动物成分的药,这也是一大关键。为什么有很多人要取用胆汁?其中就是因为用动物药的人比较多,特别执着这个。你像我们寺院就不允许用动物药。不管是扎滴流(指输液)呀,或是口服药呀,中药呀,凡是有动物成分的都不用。如果你要是用了以后,他那面就会不断地杀生。过去台湾有个著名的居士,他曾经讲过,他说:“不是自己杀的,人杀过的,可以使用。”但这句话呢,在戒律上,实际上从哪个角度也说不通的。这种说法对放生非常有害。

心开法师:有些人就讲,老祖宗说这些动物是可以做药物用的,但我们从关爱生命来讲就要避免这一块儿。

妙祥法师:是,这一块儿要是不避免的话,这个杀生就不会断的。有些避免杀生的方式是直接的,你比如说我们放生,建立放生基地,这是直接的。还有一部分,就是说在一些杀生的根源这一块儿,也应该把它杜绝了。刚才说了,一个是吃;一个是用,用包括药物的使用,皮革的使用。现在从咱们佛教这一块儿来讲,药物的使用还有很多不当的地方,比如有的用如含动物成分的中药:苦胆哪,牛黄这一类的,熊胆啦,还有蜈蚣、蝎子、土鳖虫等,这一类的药物都不断地使用。还有使用这一块儿,出家人一般没有穿皮衣服的、皮鞋的。但是有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用皮鼓,这个皮鼓的使用对树立佛教的形象,影响非常不好。

心开法师:您说皮鼓啊?

怎么放生鱼籽

妙祥法师:就是敲的那个大鼓。杀很大的牛造出的鼓,用牛皮做成的面。

螺蛳放生在哪里最好

心开法师:基本上寺院都在用这种皮鼓。人造鼓现在可能用得很少。

妙祥法师:实际上这个人造革这一类的,人造的这个鼓面现在台湾有,只不过是大家不认可。因为它的这个声音不像皮子那么好,那么有伸缩性。但是从杀生这个角度,应该要避免的。

心开法师:对对,这样才能断一切杀。《楞严经》不是讲到了吗,这些动物的皮毛我们修行人是不能去用的。我们到成都去一看,救护中心规定他们的员工都不能用皮革这一类的东西。保护中心就是爱护生命才去办的。你看外国人她(指亚洲动物基金的创办人)自己吃素,还带领员工吃素。

妙祥法师:噢,这是什么地方的?

心开法师:是在成都这一带,离成都市不远的地方。在国内也是专门救黑熊的一个中心。

妙祥法师:噢,这个非常好,像这个应该有本杂志专门介绍它们。

王居士(东林寺护生会护生人员):亚洲动物基金,是由一个英格兰人,是一位女士创建的。

妙祥法师:现在就是说救护动物中心,有的可能还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说我看到一个泰国僧人救老虎,把老虎救了养着。但老虎每天吃什么呢?他喂鸡。所以说救一个生命要牺牲无数个生命来喂养,这本身都是不合适的。

心开法师:老虎是肉食动物,救下来以后怎么办?

妙祥法师:实际上肉食动物,也可以做素食的东西给它吃。但是人都养成一种习惯。就觉得救老虎好,但这鸡,他就不救了。

心开法师:像我们寺院救下来的狗,它吃素也吃得惯呢,慢慢也会习惯。

妙祥法师:是,一样的。现在社会上,一个是开素食饭店;一个是做不用皮革的产品,这是避免杀生最理想的办法;再一个不用动物成分的药,把它取代了,这也是最理想的。你像寺院里敲皮鼓,怎么都不忍心敲,是不是?你说把众生看成父母,你把父母皮放这儿敲,说给人消业,谁能把自己的父母皮扒下来贴在鼓上,然后没事敲的?有这么做子女的吗?没有一个人那么做。那样都是口头说众生是父母,实际上他不承认是父母。佛教树立的形象很重要,过去有个典故:在五台山,有个人去拜文殊菩萨,他想上第一支香,但连续几天去的很早都上不到。后来和别人说,别人说,因为你穿着皮鞋,所以菩萨不让你上第一支香。于是第二天他将皮鞋脱了,换了一双普通的鞋,早起去寺院,终于上到了第一支香。上香以后,发现这里有皮鼓,于是他就说:“我穿着皮鞋就不让上第一支香,那这里为什么还使用皮鼓呢?”就这一句话,这个寺院的皮鼓从山上滚下来,爆裂了。

心开法师:不过现在有些地方造的人造鼓声音很好,听有的师父讲。

妙祥法师:我们现在用的全是人造鼓。其中第一个人造鼓就是广西的居士发心的,在台湾买的皮革运过来的。

(编者注:妙祥法师带领僧团在二〇〇〇年进驻大悲寺不久,就将寺内皮鼓的鼓面全部换成人造革面,但声音始终不太理想。于是不断的寻找革面,并曾用过学校的乐器鼓等。在二〇〇四年由广西一居士发心,终于在北京做成两面雷同于真牛皮声音的大鼓,此人造革面是由台湾购得。

另,欧美等国已于二〇〇三年禁止制做皮鼓,现仅有亚洲、非洲等少数国家允许使用皮鼓。)

(六)选择救护原则——救命第一

心开法师:有时候我们买些鸟放生。现在有些鸟店专门捉些鸟等你买去放生。这些鸟看起来也很可怜,但没人去吃它,也没人去杀它。作为佛弟子是救还是不救呢?

妙祥法师:咱们放生的原则是救命不救贫。为什么这么说呢?放生,现在要放在救命的地方,不是说它困难了——比如说鸟被关在笼子里养着,还没有生命危险,我去买来把它放了,让它自由,咱不考虑这个问题,放生这块儿就讲救命的问题,就直接救命。就像世间,这个人有不危及生命的困难了,你能不能救他?咱不能管,为啥?比如说他生活上如果吃不上饭,用不上东西,那是他自己的问题。至于说他马上遇到生命危险了,现在正在被抢救,这个咱们考虑可以救;如果没有生命危险,就不能再考虑。因为啥呢?如果再把这个也加进去,最后这种“慈善”就会被钻空子,这就坏了。就说救人那一块儿,你看到他的困难了,穿都穿不上,现在很多人对救人那一块儿,说“你看他困难的连衣服都穿不上”——现在有几个穿不上的?穿不上我给衣服可以,但他叫你拿钱去帮助,这不是一个正确的方法。佛教慈悲,但佛教不能过度地参与世俗。

比如说,以前秦国为什么在七国里变成了最强大的一个国家,比六国都强大,因为它有一条什么政策呢?就是惩罚制度,什么惩罚制度?对懒惰进行惩罚。就是说,如果你是秦国的人不干活、不劳动,不但不给你生活待遇,还要惩罚。如果过多地给予一些人物质条件,一种生活待遇,有很多时候,它不调动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很多懒虫、懒惰的人。本分的活儿不干了,哪个挣钱干哪个,很多人现在属于懒惰那种性质,社会能帮助是好事,但同样也造成懒惰的存在。所以说这里有一定的弊病。我说的这个鸟也是这样,要救命不救困。这样的话就杜绝了一些人的捕捉,白白养它们,还得喂它们吃,人家不是发心放这种。如果涉及到有生命危险的,比如关笼子里要杀死吃的,这是救命的问题。

王居士:师父,有个问题,城市里面有很多流浪狗、流浪猫,现在我们护生会也接到一些求助信,像这些问题怎么去看待它,是管还是不管?

妙祥法师:像这些流浪狗、流浪猫不完全属于护生的这一部分,它只要有生存的能力就可以。如果我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帮着养可以。有些狗身上长了疮,烂了,快要死了,咱们去救护一下,这都可以。但有的小狗就到处跑,社会上为了保持卫生,不允许它们生存,你说都交给佛教,佛教往哪里放?是不是?

心开法师:现在每个城市都有很多流浪猫、流浪狗,有好几个地方找我们,提出要把这些猫狗送过来。

妙祥法师:咱们应该把“护生会”定位在哪一块儿?就定位在救命上。第一先救命,救命完成了以后再研究它,像那个(指城市的流浪猫、流浪狗)只能是支持社会上的一些人士来完成。比如一些老太太专门养一些猫,她不完全是护生,就是喜欢这猫。你像有些狗,有的是要被杀的,这种咱们救;不被杀的,咱们现在暂时还考虑不到那一块儿。要不,这个金钱等各方面都有个限制,要死的没救,反而救了其它的,这就不合适了。放生要考虑轻重缓急,流浪狗、流浪猫不是咱们都能管得了的,先放一放。现在最麻烦的事咱们还没遇到,救牛还可以,救猪——咱们这儿有个居士,养了两头大猪,现在都三百多斤了,个头老大了!他说:“师父,赶到你们寺院去吧!”我说还是搁你那里养好了,在寺院弄个猪圈,你说那成啥了?但是有些地方,像内蒙,养猪就比较好,它的粪便可以给地用上了。这救的是五十头牛,要是五十头猪你说这得怎么样?所以说这都是个问题。

王居士:师父,您说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来了,比如说救黑熊怎么办呢?它不是被杀的,是被取胆汁的,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妙祥法师:它很痛苦,这种方式使它减少生命,通过不断抽胆汁的刺激,使它寿命很短,和被杀的情况类似。它不像流浪狗、流浪猫,它们不至于死亡,可以跑也可以干吗的。像这个熊,直接装在笼子里抽它的胆汁,实际上是一种迫害,一种残酷,这是可以救的,我想这可以。因为它的寿命在减短,等它不行的那一天——一旦胆汁不分泌了,被人把熊掌一剁,卖熊皮、卖熊掌,就开始被吃了。

心开法师:天天抽胆汁,它是非常痛苦的。救下来,能减少它的痛苦。

妙祥法师:是。但是尽量掌握先救命的原则,因为咱们现在的条件达不到普遍救助,第一步只能是救命,有很多的善事咱也做不到。

(七)防捕捞技巧一——随救随放避免定点

心开法师:有些人说,在佛诞日和一些特别日子,放生可以更有意义和功德。但有些商贩会特别在这一天贩卖众生给放生的人,所以有时候放生会在佛诞日也不去买众生放,这一块儿老和尚怎么看?

妙祥法师:就是说有人认为在佛诞日这天放生更好,这也是好事。但是呢,如果天天放生,那天天是佛诞日,那不更好吗?就是说两个方面都得允许存在,他这个想法,就是执著那个功德。但你不能批评他,说你这个不对,也得称赞说:“好!”今天是佛的圣诞日,你放生了,好!或者佛欢喜日(七月十五),你放生了,也好。不过如果你天天放生,不天天是佛的欢喜日?是不是?要明白这个道理。

心开法师:我个人也这么想,放生不定时、不定点、不定种类还是有它的好处的,这样的话,有些人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放生,就不会去捕捞,这样比较好。

妙祥法师:对。放生也不要集中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今天在这个城市放,明天我上那个城市放去,那个城市的也可以到这个城市来救护,互相交流着放,慢慢就会避免很多捕捞的现象。

(八)防捕捞技巧二——总结经验办班培训

心开法师:在九江也遇到这种情况,居士定时放生,每月农历十四放生,有几次遇到这种情况,在十三日晚上,有人就在放生地点下好了网,等十四一放,就直接上网里去了。

妙祥法师:这个问题也不怪居士。将来咱们如果成立放生园,就要准备一个什么呢?找一个老师讲课,讲怎样来放生,怎样才如法,总结放生的经验。比如说秦皇岛是怎么放的,你们是怎么来救护的,大石桥是怎么做的……把这些例子通过课堂都讲一讲,讲完了以后,培养出在这方面懂得一些规矩的人来。比如说怎么样来做放生仪轨,做到什么程度会如法,在紧急的时候怎么做……把这些东西都总结出来,最后出一本书,这就好了,教会就好了。通过培训班,这样很快就可以培养出一些人来。要不有时候突然去沟通这个问题,意思也讲不通。通过办班的形式比较好。

(九)平常心放生仪轨长短因事制宜

心开法师:有时夏天的时候,容易造成众生死亡,这种情况下,放生仪式是不是能够简单一点比较好?

妙祥法师:这事就看条件许可与否,比如说,鱼马上就要死了,那时候就别做仪规了,就念念佛,紧着念佛,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紧着念紧着放就完事了。像狐狸,搁个十天半个月也没事,做个仪规不是挺好吗?这属于因地制宜,以救命为主,避免社会讥嫌,要不有的人说:“鱼都快死了,你们还做放生仪规,等你做完了鱼就死了。这不是放生是杀生。”咱们没必要让他抓住这个,咱们就是尽量救命。

另外就是说,尽量随时放生,尽量不要搞大型放生,说“咱们搞放生法会”,这东西尽量不要搞。虽然它有刺激性,有宏观的影响力,对放生的人来讲,他觉得:“今天我在这里放生,这么多都是我放的。”有一种荣誉感。但是会造成几个弊病。像你说的,会有商贩专门为这个去卖众生,这是一个。另外呢,就是时间长了,会形成一个什么习惯?有人就以为放生法会才可以放生。应该养成平时随时随地都放生的习惯,而且放生的形式如果越平常,功德就越大。

过去我们刚来这个寺院(大悲寺)不长时间,有一个精神病人,一个男的,挺高个子,他妹妹说:“他马上就要被送到精神病院了,师父,你救救他。”后来我就告诉她一个主意:就是放生。他妹妹回家就告诉他,然后他就弄个小罐头瓶,买几条金鱼,没事就拎几条金鱼上寺院,就放几条金鱼,我们也给它做仪轨。那金鱼他能往哪儿放?还得回家养活嘛。隔一天就拿几条金鱼,隔一天就拿几条金鱼,后来经过可能也就一个多月时间,我忘了具体的时间了,精神病就完全好了。他妹妹乐坏了,说差点就送精神病院去了,但放生以后说话、态度……什么都变了,精神病也好了。这样的例子很多的。

我们这儿还有个居士,她现在往生了。她妹妹那回得了癌症,问我们,说:“师父,怎么办?”我告诉说:“你放生吧!”她说:“怎么放?”我说:“天天放,大量放。放二十天。”后来她每天都买几千块钱的众生去放,来我们这儿天天给做仪规。二十天以后,她妹妹到北京检查,怎么检查也不是癌症,没有了。之前在沈阳拍片时是癌症,再去检查就没了。现在这人啥事也没有。所以放生的意义——精神病、癌症都会因此改变的。所以说,放生的这些感应例子要是收集起来,把它变成书,大家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都会去做这件事的,这样放生业很快就起来了。

放生一个是长期放,另一个靠三宝加持,这个很重要。放生要没有三宝的加持,效果就差得太多。我们寺院平时一个月作一次超拔,作一次吉祥,大法会一年就两次,其它都不搞。惟独放生,随来随做,因为它是救命,不管人多人少,给放生开方便。你看这门前的水库很便宜就买下来了,如果没有放生的因缘,估计这个水库也不会这么快给咱们。

(十)多种形式宣传放生

心开法师: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去九江放生,有些居士讲,直接去菜市场买,因为菜市场的众生,你不买马上要被杀掉;有的讲去批发市场买,那里众生比较多嘛,但是那里的众生也会流到菜市场。这方面老和尚怎么看?去批发市场和菜市场有什么分别呢?

妙祥法师:这个没啥分别。批发市场的最后也会流通到菜市场,到菜市场时就提高了价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便宜点我就多救几条生命,商贩只要不是专门为你准备的就行,这个可以。另外我刚才讲的一个是印书,再就是宣传,通过国家一些护生相关部门,写些宣传广告,在菜市场立着,告诉不杀生有什么好处。政府出头,这样的话大家也信服,这么样就好了。

这个宣传也很重要。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台讲座,解释不杀生、不吃肉有什么好处,医学上怎么解释,世界上怎么统计等等的事情,这都可以。放生是件很难的事情,但这个工作要做好了,成佛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因为它能帮助你入道。你救的每个生命,它都会报答你。比如说救蚊子,喂蚊子,你要真去喂蚊子,时间长了,你都会突然看破世间很多事情。

(十一)护生注意事项

心开法师:在爱护生命这一块儿,有时候寺院里点一些蚊香……

妙祥法师:不允许,你用蚊香把它熏倒了,那和熏死它有啥区别?按道理出家人不干这些。你可以采取点措施,挂蚊帐挡一挡,这都可以。就是说尽量回避它,有时候实在不行,就喂它。

心开法师:比如说衣柜里有蟑螂,放那个樟脑丸或一些避虫的东西合不合适呢?

妙祥法师:就是说,你放在衣服里,只要对它生命没有威胁,这可以,如果它不愿闻那个味,它就走了。比如说有些驱虫器,它一叫唤,虫子就跑了,这可以。有时候有的众生咱也得抓,咱的仓库里那天晚上他们抓了二十多个老鼠,菜已经被咬得乱七八糟。用手抓的,抓了二十多个,抓了以后怎么办?拿到远一点的地方再放了就完事了。

心开法师:爱蛾不点灯。有时候晚上寺院里的路灯或什么东西太亮了,也会伤害很多众生。

妙祥法师:是,灯的瓦数尽量要低一点,瓦数太高了,小虫子烤一下就烤糊了,这不行。护生南方更难,蚊子、苍蝇这些众生更多,都尽力去做吧。你想做到一点都不伤生,现在暂时还做不到这一点,只能说尽量去做。在我们这儿没有点蚊香这一说,耗子药啦,这些都没有。你像耗子,我闭关的时候在那儿坐着就睡着了,后来耗子就来咬我的手,把手啃得血淋淋的。这下醒了,醒了瞅着它的时候,耗子还不跑,它还一步一步往跟前走,意思就是:是我把你召唤醒的。它怎么召唤你?就啃你手。

心开法师:这个老鼠有时候饿了也要东西吃,古人讲,也要给老鼠留点吃的东西,那对寺院来讲,给老鼠留东西吃如不如法呢?

妙祥法师:这个如法的。因为它吃了素它就不吃荤腥了。我闭关的时候,每次吃饭都给它点东西,有时候它急眼了,就上碗里拿去,着急了。

心开法师:有些居士就讲,一般他都跟老鼠说:“不要偷东西吃。我把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其它的东西是供养四众的,你不要来吃啊,吃了这个以后就不好。”跟它们说,专门放一个地方给它吃。这样就比较好。

妙祥法师:他这种说法太一厢情愿了。说我放吃的在这儿它就不动别的了?没有那事。这种说法有点太神奇化了,实际上它也会去吃其它东西的。但是我们对众生,不管它吃不吃。它吃了常住物并不是我们要故意去供养它,最起码我们和它结个缘分,另外呢,也培养一种慈悲心。现在在我们僧寮的卫生间那块儿,特别是外面的卫生间,你包一点饭粒或是馒头什么的,都留一口给它吃,有时候它高兴了都出来跟你见面,爬到你脚上,拱拱你的脚,意思就是跟你亲近。有时候那兔子喂得,最后看你来了都站起来了,都起来趴着你的腿要吃的,都非常好。舍食给众生,一个是满足了它们的需要,更主要是我们的慈悲心起来了,我们和众生的那种交流非常好,另外就是也逐渐接近无我相。就这种例子在我们这儿太多了,蚊子啊、苍蝇啊、老鼠啊、蛇啊,有很多感应的事。

(十二)放生款的使用问题

(编者注:这里所说的放生款使用问题,是指居士受他人委托进行放生,或者居士成立放生组织等进行放生,僧人持不蓄金钱戒,对此只做方法上的指导,僧人以及寺院不应该参与放生款具体的管理使用,其具体的管理使用应该由居士完成。)

心开法师:现在各地放生面临的问题,就是放生款挺多,护生款不够。能不能考虑一下,从放生款里抽出30%用来安置众生,用于护生方面?这样可不可以?

妙祥法师:应该可以。因为啥呢?放生款来了以后——因为放生,它指的是说一次放生,还是长期放生?本来放生应该是长期的,护生本身就是放生的一部分,因为“放”和“生”它俩是同时连带存在的,抽出30%作为护生很重要。

心开法师:用于护生基地建设就可以是吧?

妙祥法师:可以用于基础建设、众生的饮食。如果资金多,比如放生基地都建好了,还有余款,还可以继续放生,从中拿出来再放生,就是让它机动使用。但是居士这个发心还不能毁了,如果居士就想放生,他已经说明:我不想建放生基地,我就想放生。这个我们也得满足他的条件。如果他没有特殊说法……

心开法师:他没有说明我们就可以用?

妙祥法师:哎,可以留30%用来作放生基地建设或机动使用,我想这个是如法的,都用在众生上就可以了。比如说治病,建立放生基地,买饲料,这都可以。比如虽然这边是建放生基地用,但那边众生需要很急地救,那我们也可以拿来再去救众生,最后一个目的,都是救众生就完事了。

心开法师:是啊,买下来要生存下去才叫放生。生存下去要有这些设备,这些东西,包括住的地方它才能生存下去。这也是不违背放生的。

妙祥法师:是,不违背放生。比如说有时候有到寺院放鸡的,放些其它众生,我们就直接跟他说:“你放生可以啊,回来你得预备饲料。”那居士听了非常高兴,说:“对,对,对!要不它吃什么?它不能吃常住的东西,常住的东西吃了背因果啊。”救鸡本来是好事,最后他还要背常住这一笔债就不合适了。

心开法师:包括我们放生池里的龟或者什么东西,有时候有些人就拿常住的馒头来喂它们。这样其实也不大好是吧?因为是拿常住的馒头或什么东西来喂这些众生。

妙祥法师:这也是不允许的。咱们寺院是采取什么呢?就是说从个人来讲,我们每天吃食物,像我,每天都要省出一口来。这一口必须是自己分内的食物,最多吃八分饱、九分饱,留出一块,然后干吗呢?给众生,作为一种布施心,这可以。等到你已经吃饱了,再拿常住的东西去布施给众生,那就犯盗了。

另外,比如说摘一些常住坏的菜叶啦,或一些不适合食用的粮食,一些边角余料舍给众生,这可以。舍给众生呢,有时候居士把和它价值相当的东西又补给常住了,比如说买点粮食,买点油,又给补上了,这可以。就是说常住这块儿不能亏,因为护持三宝这是个功德最大的事。所以说居士这方面,必须教育居士怎么把三宝护持好。

心开法师:另外请问老和尚,信众汇来的放生款,其中的30%可以作为护生款用,这30%拿出来一些去做素食,制作护生书籍、光盘,这样可以吗?

妙祥法师:不可以,因为有个界限的问题。放生和护生是连在一起的,如果再印经书、光盘或其它东西,信众不接受。现在能做放生,建立护生基地已经很好了,这是直观的。如果再用到别处去,就弊病横生,最后这个款就不知到哪儿去了。咱们可以做到,其他的人就可能利用这个干点别的,会让放生的人对放生款、护生款的使用产生疑问,这不应该混在一起。

王居士:师父,再请教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护生会它有会费,就是每个会员交一定的会费,这些会费我们用来印一些相关的光盘、资料。有些居士个人拿光盘来给我们,要刻一些碟,但我们通常的办法是让他捐一点护生款作补偿,因为护生款我们也是做这个护生用的,这样可不可以呢?

妙祥法师:你说这个光碟是谁拿来的,是居士拿来的?

王居士:对,居士拿过来的,叫我们帮助刻,我们帮他刻了以后就是说:你捐点护生款,这护生款也可以用于刻光盘之类的,护生或者和护生相关的支出都可以用。这样可以吗?

妙祥法师:这都可以使用,因为啥?这个是宣传这一块儿。护生款里包括什么呢?我这么想的:包括放生,建立放生基地,甚至包括放生人员的使用。比如说专门放生人员的车费,还有些工资的开支,都可以使用的。因为他们都是为放生服务的。如果你没有这个,这就像盖房子似的,你光有砖没有瓦,它还漏雨,你没有窗户它还不能挡风,所以它需要各方面来完成这块儿。

心开法师:关于放生款可能也就是这样,我们为放生买的众生,为运输众生的租车的钱,可以从放生款里出。我们一般人到那个地方去放生,有时候只有自己,没拉动物。这个钱就不应该用放生款吧?

王居士:心开师父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包车去放生,比如说我们组织两百人去放生,这个车费的问题。

妙祥法师:这不能使用,因为你是做佛事去了,超越了放生这一块儿。虽然大家去随喜赞叹,但是终归还是佛事,不能划在放生款里,这个不能放在放生款里。

但专门人员,放生会的人员,还有你们这几人,说我出门就为放生服务的,包括适当的路费,还有一些工资,都可以考虑从放生款里出。因为他专门是为放生服务的,这都是可以的。

心开法师:我出去到一个地方放生,这来回的路费也可以从放生款里出?

妙祥法师:对,对!也可以,但是像什么就不行了,像其他居士——就像放生我也去随喜,我帮着去如何如何的,这不是主要人员,这些附属人员是不应该提供费用的。

心开法师:别的参加的人就不一样了。就我们几个人到那个地方去放生,那就可以用了。

妙祥法师:哎,他是专门为这个机构服务的,这可以。

一居士(此人经常组织放生,为各地居士代办放生):师父,我去放生,然后有人给放生供养的念佛机,或者是计算器,还有其它别的东西,如果丢了,我每次还都需要赔付吗?

妙祥法师:按道理呢,这个是应该赔付的。因为你是在放生时丢的,你有保管责任。它不是坏了,它不是已经废了,或是年头到了而失去作用了。而是由于你保管不得当而失去的,所以你这个人员就没有责任心。没有责任心也是应该赔偿的。

一居士:那就是我这个放生车也应该看好呗?看不好我也得赔偿。

妙祥法师:不是,你放生车那可以上保险的。

一居士:有保险。

妙祥法师:比如说正常的磨损,它不在你的赔偿范围之内。你比如说你这个放生车为了家里的事,或其它的事,其它单位、组织或个人的事,也使用你的放生车,那都是不允许的。

一居士:可买车的人说了:“车除了放生以外,你说了算。”他让我来决定啊!

妙祥法师:既然人家说让你决定,就是让你决定,你也应该干吗呢?就是说这个事情(指将放生车用于放生之外的事)尽量不要做,不要混淆了放生这个界线。一般情况呢,放生车就专门放生用,其它都不干。一旦要干别的的话,还得涉及到佛事,还得车主同意的条件下,使用的一方还必须得进行相应的补偿。

(十三)出家人只做指导不应参与包括放生在内的一切买卖

心开法师:还有一个问题,每次放生经常是我带着大家去买,跟人家讨价还价。请问老和尚,作为一个出家人,在这方面该怎样做?符不符合戒律?

放生选择什么时间最合适

妙祥法师:这是不合适的,出家人是远离红尘的,应该保持这个僧人形象。但这事由谁来护持?由居士来护持,培养居士。有些事情出家人没法做,比如说,有时候你要不买,你要不放生,杀生还不起来;你放的话,他不但不卖你,卖的价钱还贵!有时候马上就给送饭店去了,你说你怎么办?出家人也不能跟人家争吵,出家人没办法和人家去争去,所以由居士出面比较好。

我刚才说的那个居士,一次他去买鸽子,卖鸽子的一听他放生,就不卖他,说拿到饭店去。那居士说:“我多给你钱”。“多给钱我也不卖。”他就是不卖,最后这居士没办法,就招集了几个手下来,吓唬说:“把他的摊子给砸了。”那人一看要把摊子砸了,赶紧说:“卖给你!卖给你!”你看这些事,他们居士为救众生,可以这么做,咱们出家人就不行。出家人还得保持出家人的形象,这事必须交给居士去做。因为居士属于被教化的对象,如果你不交给居士,还是不对的。如果我们事事都亲自出面,一个是形象不好,再一个居士不能被锻炼,也不行。所以我的想法,僧人就是起个指导作用,剩下的由居士来完成。

心开法师:出家人参与买卖,以戒律来讲不允许吧?

妙祥法师:不允许,世俗买卖都是不允许的。所以既要能维护戒律,又要能把放生的事做好。有时候居士做,你像某居士,可会办这些事了,他们比咱们做得好。咱们去了,人家也会说:“怎么怎么地,师父,你怎么怎么地……”拿话一卡,咱们没办法再去谈了,买得非常贵,众生的钱就被浪费了,少救很多生命,是不是?你浪费一点少救不少生命呢。另外时间长了,人家就把僧人当作做买卖的对象,将来他见到僧人,也不做供养,想的是做买卖,这对佛教会起一种破坏作用。

过去佛在世的时候,有个弟子拿大蒜去换吃的,以物易物作交易。后来其他出家人来乞食的时候,人家就说:“乞食可以呀,你拿东西来换!”他把自己和三宝弄成了互相买卖的关系,整个佛法就被破坏了。所以佛制戒,不允许僧人进行买卖活动,所以对佛教这块儿,一定保持它的庄严性和严肃性。这样一来,佛教又会兴旺起来,信众护持三宝的信心反而会提高。另外居士参与了护持三宝的工作,他们在修行上也会提高一大步。虽然费了很多的心血,操了很多心,但是为了三宝操心,为了救护众生操心,培养了福报因缘,将来有一天,很快就出家了,所以这也是成就他们。等到一旦出家就会有很多徒弟,因为他救了那么多众生。

(十四)放开心量佛弟子互相交流进行全国性放生

妙祥法师:你们做得非常好,够辛苦的,这么老远地跑来放生,本来应该是我们这里做,叫你们来操心。

心开法师:我个人感觉到和大石桥王居士、和老和尚一起做这件事情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虽然放生护生很多年,包括很多地方做得还不是很好,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和尚能经常给我们开示。

妙祥法师:你们做得挺好的,就你们这样全国性的放生,将来肯定收获是很大的,因为这个心量非常大。一般放生都建立在本地区、本寺院、本范围这一块儿,而且是从自己那一点小利益的角度来出发的,像你们这种放生利益非常大。咱们过去虽然也想号召全国性放生,但是没有走出去。你们有行为,比我们强多了,挺好的。也说明你们心量比较大,而且想得非常好,确实是很难得,值得学习。放生这一块儿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啥呢?众生的业力,有时候它时间不饶人。比如说买众生,他杀生的人买,两块钱就卖了,可是你放生的人去买,三块钱都不卖。有时候没办法,再贵还得买,因为是救命。就看准了命,不看准钱,就得那样,有时候没办法。就像放生基地的房子,卖得很贵,你要是不放生,谁买它干吗呀?是不是?

心开法师:我看到大石桥王居士也非常的发心,非常多地放生,我们深受感动,他能够舍家护持三宝。

妙祥法师:是的,他那块儿做得也挺好,但是他也没有走出去。我有时候劝他远点走,别的城市放生都去护持去,别都在一个地方。他做的好不假,但别的地方放生应该支持。像你们似的,不光是支持放生,还耗费很多精力,这些一般人做不到,太不容易了。

心开法师:明天这些狐狸做完仪式以后,我们可能就拉到海拉尔去,可能我们从那里就直接回去了。(编者注:在大石桥市考察护生基地期间,东林寺护生会及大石桥放生小组、秦皇岛放生小组随因缘解救狐狸330余只、貉子250只。)

妙祥法师:这么一放,使东林寺的形象在全国一下就树立起来了,非常难得,对佛教这块儿也非常好,你们带了个好头。原先我们也放过几次狐狸,有次放了五十来只狐狸,我们觉着放得挺多,就挺了不起了,和你们一比差远了。心量很大,挺好,挺难得!

(十五)展望——护生无国别放归原生地以放生为纽带促进世界和平

心开法师:有时候我们救命,救下来的众生不适合放归自然生存,这种情况下,还应不应该去救它的命?

妙祥法师:还应该救,至于生存条件是第二步再考虑的事情。第一个是我们把它的命要救下来。你比如说有些众生是国外的,不适合生存在中国,像一些金龙、银龙这样的热带鱼,它本来就是国外的,我们救下来以后,也可以暂时搁缸里养,养了以后怎么办呢?如果有条件,咱们用飞机运到国外去,上国外放生去。现在是买汽车来放生,将来咱们可以买放生飞机,对不对?(笑)

这事要慢慢往大里做,就是说进行世界性放生,给放回到适合它的自然环境里。这样的话,我们的心量也能扩大,另外不分种族、不分国内国外众生去放生的这种做法,必然会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不管一些战争啊、矛盾啊,都会化解。有时候在人和人之间化解矛盾并不容易,如果在放生这块儿——比如说,国内救下来的外国品种众生,运到国外去放生,或者国外救的中国品种众生,运到中国放生。这个行为,它会起到一个友好的纽带作用,马上就用一种慈悲把人心都连在一起了,这样就避免了很多不该发生的矛盾。像很多原则问题,在桌面上没法谈,如果用一些其它事情,一个小事情,反而把桌面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给解决了。

过去营口有一个钢琴厂的厂长,他们厂做的钢琴和上海的钢琴比不了,上海钢琴做得好,东北钢琴的质量差一些。这人他信佛,有一次他去谈生意,去的时候上海的钢琴厂正在和这边谈判呢,他去晚了,没法跟人谈,他怎么办?他告诉负责接待谈判的人:“你给我预备一台车,我拜佛去。”接待的人派辆车,又有人跟着他,他到拜佛的那个地方,就开始使劲拜,拜完又做布施,然后就回来了。后来接待的人把这个事反映给谈判负责人,负责人就停止跟上海的钢琴厂谈判,说:“我不跟上海的谈了,我跟营口的谈,因为他信佛,我信得着他。”谈完了又说:“以后你不用每年来,你们做好以后,往我们这边发货就行了。”谈判这么大的事情一开始没办法解决,一个拜佛的动作就把它解决掉了。

如果一个真正的出家人,或者一个学佛的人,对放生反感的话,那肯定不是真正的佛弟子。对一个受过菩萨戒的人来讲,见到众生都要为其进行三皈,如果你对众生不进行三皈,那都不算佛弟子。这是说你见到的众生,不是说你所放生的,这都要给进行三皈五戒。

放生鱼可以放到水库里面去吗

就是说放生这个事情,看着是个小事,有时候能解决很多矛盾,比如弥消战争、灾难,还有修行佛法,都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编者注:以上为根据录音整理,并对问题的前后顺序进行了一些调整,根据其内容做了适当的归类,以方便阅读学习。)

从历史演进论佛教本土的中国化(尹德蓉)

从历史演进论佛教本土的中国化

尹德蓉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经魏晋至隋唐始臻极盛。由于佛教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结构与中国不同,要在中国立足,必须经过一定的改造和更新,这就是佛教的中国化问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魏晋时期,佛学依附于玄学,经南北朝才独立发展,到隋唐才完成了中国化。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仍有讨论的余地。

佛教传入中国,必不可免地与中国固有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抵触,其中主要是儒家思想及其变种。从秦始皇“以吏为师”确立法家的地位,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汉经学的兴衰,到魏晋玄学的流行,其间经隋唐佛学,到宋明理学,明显地呈现出一种运动变化的系列。隋唐之际佛教独步青云,也不是偶然的,只是这运动中的一环。只有这样考虑才能完整说明佛教中国化问题。

一、从兴佛与毁佛看佛教中国化

佛教是否中国化,关键就是看它是否适应中国封建社会发生发展的状况。佛教的兴起,首先是统治阶级提倡的结果,然而佛教的发展,又和统治阶级构成矛盾,因而时常遭到禁断。

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一直很尖锐,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经常迫使人民群众铤而走险。统治阶级就是利用劳动人民绝望的心理,向人民推销精神毒品。东晋时期大臣庚亮认为佛教“殊俗参治,怪诞杂化”,用晋成帝的名义发布诏旨,限制佛教。大臣何充说:“有佛无佛,固是非臣等所能定也。然寻其遗文,钻其要旨,五戒之禁,实助王化!贱昭昭之名行,贵溟溟之潜操,行德在于忘身,抱一心之清妙,……弊无妖妄,神道经久,未有其比也。”这位大臣连佛到底有没有,都断定不下来,却要鼓吹佛教,原因就是佛教禁断人们的欲念,不准百姓有生存的想法,忘却自身,为统治阶级服务,因而可以从思想上控制人民,有利于封建统治。这就是为什么统治阶级要极力提倡佛教。

东晋和南朝的大部分皇帝,都是提倡佛教的,到梁武帝萧衍时达到了顶点。萧衍总结了政权动荡的原因后说:“建国君民,立教为首”,寻找适合其利益的意识形态。萧衍一面大力提倡儒家以维护纲纪,一面又著书立说,宣扬佛教。据《梁书·本纪》记载,萧衍“笃信佛教,制《涅槃》、《大品》、《三慧》诸经,累数百卷,所览余闲,即于重云殿及同泰寺讲学,名僧硕学,四部听众,常万余人。”主持编修了五千多卷译注经。萧衍还三次舍身同泰寺,由群臣用重金赎回,把佛教抬到了与孔子同样的高度。这种舍身行动,还有沈约等世家参加,形成一股逆流。

经过统治阶级的极力提倡,南朝佛教空前兴盛起来。桓云说:“京师竟其奢淫,荣观纷于朝市,天府为之倾,名器为之秽黩。避役钟于白黑,乃至一县数千,猥成屯落。”一县有数千之众,这还只是在东晋,萧衍时期,国家财力确到了“天府为之倾”的境地,一次赎身,就达一亿!

寺院经济的强大,削弱了封建国家控制的人口和土地,不利于封建统治,造成国库财富空虚。封建国家也多次禁断佛教,限制其无限制发展,其中以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周世宗三次规模最大。

魏末到东魏和西魏,经过战乱,佛教的势力虽然受到打击,但动乱从另一方面又加强了佛教的扩张。北周武帝在继续进行了一系列巩固封建国家的改革中,宣布再次禁断佛教,这次解放了三百万人。

以上两次灭佛事件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太武帝以后佛教势力猛增,超过了原来几倍。周武帝灭佛以后,杨坚称帝的第一年,就“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并州、洛州等大都邑,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而又别写,藏于秘阁。天下之人,从风而糜,民间佛经,多于六经百十倍。”试想,佛教不适合中国的情况,保持印度的面目,怎么会以连绵不断的声势,不断高涨地存在数百年,并且历经统治阶级大规模的禁毁命令而不绝?这就说明了佛教反映了善良群众的痛苦愿望,在魏晋以后中国化了。

唐朝以后,佛教实际上成了为统治阶级制造理论根据的工具,介乎儒家之上。唐太宗本人并不懂多少佛经,却说“佛道玄妙,圣迹可师”,僧侣从太宗开始享受的殊礼,如步迎玄奘,武后与神秀同辇。更是当时的“大儒”仰而不可及的。

唐武宗迷信道教,在宫中筑九天坛亲受道士赵归真符篆,在道士刘云靖等人的鼓动下,下诏“朕闻三代以前,未尝言佛,汉魏之后,佛教寝兴。是由季时,传此异俗”为理由禁断佛教,僧尼还俗二十六万五千人,收田数千万顷。这是封建国家对佛教的胜利。

唐中叶以后,社会动荡不安,禅宗发展起来。后周世宗时,为了加强国家财富和人口,以“节俭”为名,限制佛教的发展。世宗灭毁,是几次大规模灭佛运动中最宽裕的一次,保留了皇家赐匾的一万多所寺院,然而世宗灭佛的成就,却出乎意料的大。宋代建国以后,太祖太宗极力提倡佛教,编修整理佛教的经典,禅宗却不如唐时期能在官方意识形态中占主导的一席,僧侣数量尽管很大,却不过三十万人。佛教从此一蹶,不再复振。若按禅宗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适应中国情况的观点来看,在经济基础没有任何改变的宋代,中国化的禅宗怎么会让位于后起的理学呢?从这里,我们可以反证出隋唐佛教的中国化并不存在。

二、从魏晋到隋唐佛学的流变

佛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扭曲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黑暗统治的不满,表达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佛教在社会上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理论的水平,因此佛学达到的高度是判断其中国化的主要依据之一。佛学从魏晋到隋唐,呈现出一个逻辑发展的序列。从整体上把握这种序列,恰好说明了佛教在中国立足是在魏晋,而不是隋唐。

魏晋时期,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是玄学占主导,但佛教和道教也参加了这场角逐。我们考察的要点,就是佛学和玄学的关系。

1、玄学与佛学的合流

玄学的主要思想,就是讲“体”和“用”的关系。以“无”为体,以现象世界为用是占主导的流派。佛学传入中国以后,首先的问题是如何解释“佛”等问题。佛学是以“空”为核心歪曲现象世界,因此二者在唯心主义本体论上有契合的可能。

东晋时期,影响最大的道安和尚首创了“本无”一派,以绝对的“无”解释佛教的经义。他说:“执道御有,卑高有差,此有为之域身。非据真如,游法性,冥然无名者,智度之奥室也。”真如法性的根本,就是这种存在但却讲不出来的“无”,它与作为现象的存,“卑高”亦即体用不同。道安的高徒慧远也主张“至极以不变为性,得道以体极为宗”,认为本体(极)是永恒(不变)的法性,同道安的学说并没有根本的不同。

玄学与佛学的合流,开始于魏,极盛于东晋。这一时期的佛学家,不仅通读佛教的经典,同时也是玄学家。如慧远本人就“博综大艺,尤善庄、老”,支道林与殷浩,刘恢道玄学家“并为一代名流,皆著尘外之狎”。

这一时期,玄学与佛学虽然合流,但仍保持了自己的特点。佛教僧侣始终是号召出世的,并意识到佛经与老庄有潜在的不同。慧远幼年受的是儒家正统教育,却在学习了《般若经》以后,公开抛弃了儒家,“儒道九流,皆糠糟耳”,玄学“对天独绝之教,不变之宗,固不得同年而语其优劣,亦已明矣。”道安不准徒弟比附玄学,但没有更进一步的发挥。

2、佛学的独立发展

把玄学与佛学从理论上区别开来的,是僧肇。鸠摩罗什从西域到达以后,僧肇从他那儿进一步学习了佛教经义。他首次以明晰的语言,运用带有辩证法意义的相对主义,论证了出离生死两端,即体即用的“性空”哲僧肇以因缘谛合,构成事物的佛教唯心主义认识论。他认为:“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从这里出发,僧肇诡辩道:“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哉?譬若常无,岂待缘而后也?”世界上的事物如果是“有”或“无”,都不是因缘谛合的产物,因此,法性“不有亦不无”,出离了生死两端,证明法性的“空”,就是“不真”。

僧肇运用这种学说批判了当时的六家七宗,认为他们都或偏执于“有”,或偏执于“无”,把世界理解成为真空的,或绝对的假。“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僧肇讨论了这几派的利弊得失以后综合批判道:“此直好无之谈,岂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哉?”(《不真空论》)把道家各家划入了玄学家异端,认为他们偏离了佛学。

僧肇的理论引起了震动,当时偏安江南的慧远抚几叹曰:“未尝有也。”玄学家刘遗民也说:“不意方袍,复有平叔”,把僧肇比作玄学开创者之一何晏,并与僧肇书信往还,探讨经义。僧肇的学说,在当时取得了独占地位,罗什也自愧不如。

汤用彤先生评论道:“肇谷之学,融合《般若》、《维摩》经,《中》《论》诸论,而用中国论学文体扼要叙出。凡印度名相之分析,事数之排列,均皆解除毕尽。此虽为文字之更革,但肇能采掇精华,屏弃糟粕,其能力难免匹敌,而于印度学说之毕化,此类作品均有建树。”笔者以为,僧肇的学说是综合印度佛学、中国玄学的产物,“屏弃”了二者的“糟粕”,用严格的逻辑形式证明佛学经义,是一种独创,是佛学本体论的中国化。

从魏开始,佛学理论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快。根据何尚之答宋文帝问,江南世家大族基本上都崇信佛教,僧侣的地位逐渐提高。支道林在杭州,王蒙比之于王弼,谢安说大玄学家殷浩的清淡比支氏,“实有惭道”。符坚攻打襄阳,自诩得到了一个半贤人,道安为一人,玄学家习凿齿只有半个。慧远在庐山,集结了一批玄学家,谢灵运清高独迈,犹称其为五百年不遇的圣人。东晋中叶以后的情况,是玄学家以高僧为师,而不是高僧以玄学家为师。

3、隋唐佛学的发展

魏晋时代,佛教争论的核心是佛的本体,然而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关键在于给予普通群众以什么样的精神寄托。如果“极乐世界”的大门总是关闭的,也就没有人迷信佛教了。成佛的道路,佛经早已讲好,但并不适应中国的情况。隋唐时期,佛教各宗派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成佛,结果,通往西方大门的预售券一个比一个出售得更廉价。

天台宗是隋时期流行的佛教宗派,综合了南方文学和北方禅宗的成果,明确地强调了“心”体的作用,提出了“一心三观”、“一念三千”的学说,认为一心包括了中观、客观和假观三种认识;心体在一瞬间的运动变化,包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千世界无穷的运动。僧侣的“止观”,就是为了认识这种“佛心”,达到成佛的境界。华严宗讲法界缘起,实际上是把天台宗的“心”和“止观”联成一体,把一心划为事法界(客观现象世界)、理法界(主观本质世界)、理事无碍法界(客观现象与主观本质并不违背)、事事无碍法界(客观现象都是主观本质的产物,因而没有区别),华严宗通过四种法界,肯定的是现存的封建统治。

禅宗认为华严宗和天台宗还不干脆,直接去掉了止观和四法界,将一切主观和客观世界统一到无区别的一心。慧能认为“但离一切相,性体清静”,人们存在的一切条件都不考虑,人的本性是无差别的佛性,“世人性本清净,万性自性,便修于善行。”慧能在这里用了诡辩,把人们的主观意志等同于客观效果,因此,万性自性的法性如果想修善事,就明心见性,成佛了,故而“一灯能除千年阇,一智能灭万年遇”。

一种意见认为,禅宗的创立标志佛教中国化的完成,我不同意这种看法。隋唐出现的名家宗派的主要思想,同禅宗一样,很多是印度佛教所没有的,只不过披上了佛教的外衣,不能说是印度佛教的中国化。象僧肇那样,主要思想是从西域传来的,取舍有侧重,这才是印度佛教的中国化。隋唐主要宗派的思想归根结底都是肯定人世,而不象他们自己标谤的,出离于生和死的两端。运用这种办法,曲折地肯定了儒家的纲常名教,制造其理论的依据。到了禅宗,更加摆脱佛教经典的限制,自己说经,老庄及玄学的色彩很浓厚,因此禅宗貌似积极,实际上仍旧是一种消极哲学,吸取了中国哲学上消极的东西,它只能说是佛教在中国经魏晋逻辑运动的结果,不存在中国化问题。

三、隋唐佛教转化的实质

佛教产生的文化背景及思想体系与中国不同,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桓谦说:“佛法与老子殊趣,礼教正乖,人以发肤为重,而髡削不疑,出家弃亲,不以色养孝……世之所重,已皆落之;礼教所重,意悉绝之。”佛教所主张的僧侣修行方式,与儒家传统是相违背的。中国传统的哲学务于实,儒家一般的思想,行动起来,看得见,摸得着。老子讲空虚的道,庄子讲无为,士大夫们便以为怪诞。而佛经的大话比庄子要大出百倍,桓云说“佛法宏诞,所不能了”。这种文化的输入,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响呢?

首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道士王浮,为了与佛教争夺宗教市场,王浮伪造了《老子胡化经》。道教和佛教的争吵关系不大,我们还是看看士大夫们是如何反应的吧。

在整个魏晋南北朝,除了极少数进步思想家如范缜之外,绝大部分士大夫是不存在华夷之辩的。据何尚之说,东晋以来:“王导、周顗宰辅之冠盖;王蒙、谢尚,人伦之羽议;郗超、王坦、王恭、王谧,或号绝伦,或称独步,韶气贞情,文为物表。”说明这些人都是信佛的。玄学家并不把佛教当作对立物看待,如谢灵运说,佛教与儒家“体无鉴周,理归一极”。大文豪沈约也说:“内圣外圣,义均理一”。谢灵运还剽窃佛教,发说了士子成为圣人的途径,博得了玄学家们一致的喝彩。玄学家不对立佛教,说明了一件事:即魏晋南北朝,不存在华夷的不同,佛教已为士大夫们认肯接纳。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佛学对现实世界,肯定的是仕族的豪华,它的活动圈子也主要局限在这一范围。这一时期的“高僧”,如道安、慧远、支道林都出身于世家,就连僧肇也幼习诗书,最差也是寒庶地主。玄学用“无”体肯定了“自然”之用,佛学用“性空”出离了生死两端,两者在哲学上是相通的。

南北朝末年到整个隋唐,中国封建社会又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动,这就是仕族经济的衰落和寒族地主的兴起。仕族经济比较稳定,一个家族可以同一个王朝,甚至几个王朝相始终,而寒庶地主兴起得很快,衰落也很急骤。唐初象魏延这样一代名相,还担心家道中落,姚崇临死,还替子孙谋画如何保住性命。

隋唐时期,土地兼并异常激烈,农民的反抗也达到空前的规模,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玄学失败了,意识形态呈现出真空的状况。北周武帝亲自诏集儒士、沙门和道士展开大辩论,决定哪种意识形态为主。讨论的结果是,“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南京放生鸡的地方

“以儒为先,以佛为后”的政策,基本上为隋唐的统治阶级沿袭,这是肯定封建统治的必然结果,也是统治者区分了儒、佛的“优点”和“缺点”后制订的。

东晋宗少文作《明佛论》时说:“中国君子,明于礼义而暗于知心”,意思是说,儒家规定了纲常名教,却没有说明理论根据。北周道安和尚说:“推色尽于极微,老氏之所未辩;究心穷于生灭,宣尼又所未言”,击中了儒家的要害,指出佛教存在的根本合理性,就是证明了统治秩序的永恒性。因此,在实际的思想序列上,佛教又比儒家高出了一个序列。正是由于这个任务,加上封建社会各种矛盾的激烈斗争,隋唐佛教理论的中心从魏晋本体曲折的肯定,转向了中国僧侣成佛道路的独创。因此,磨面打柴的慧能登上六祖的宝座,对着包括农民、伐樵者,以至州尹在内的各阶层的“善知识”们鼓吹明心成佛。禅宗就是顺着这样的逻辑道路发展起来的。据《五灯会元·卷二·元圭禅师》条记载,元圭解释五戒为,“不淫”,“无多欲也”;“不盗”,“向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不杀”,“涓有滥误疑混也”,“不遭湎败”。总的原则是:“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根据这些原则,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会合法了,这就是成佛!

隋唐佛教发展的实质,正是在“后周太祖作相,创制六官。载师掌任士之法,辩夫家田里之数,会六畜、车乘之稽,审赋役敛驰之节,制几修广之域,颁施惠之要,审牧产之政”,这一系列重大社会经济基础变化之下,独创的直接肯定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的地主阶级理论。

唐朝官方认为:“道佛者,方外之教,圣人之远致也。俗士为之,不通其指,多离以迂怪,假托变幻于也,斯所以为弊也。故中席之教,是所罕言,然亦不可诬也。”佛教虽然为纲常名教提供理论依据,但毕竟是从出生的一端来证明,带有很浓厚的神秘色彩,与传统的儒家文化不相符合。二者的差异性决定了二者的结合只能是暂时的,矛盾迟早会显露出来,用新的思想体系取而代之,这就是理学。

标签:

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19-2030 善心放生网 善心放生网 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