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

栏目分类:

破译“唯识三十论颂”的神秘面纱,领悟佛教哲学的至高境界

意识三十论颂

澄观法师

破译“唯识三十论颂”的神秘面纱,领悟佛教哲学的至高境界

唯识三十论颂

重彦菩萨作

唐代玄奘法师译

沙门释成观注

台湾 - 大毘卢寺

美国 - 潘绍寺

恭敬印刷

佛海要略(六)

僧伽系列

目录

唯识三十论序

唯识三十论颂

第一章:释名、论主、译主

第二章 译者语录

第三章:唯识

第一节:第一能变(阿赖耶识)

第二节:第二能变(末那耶识)

第三节:第三变(前六识与心识)

1. 行心

2. 其他境界之心

3. 善心

4. 烦恼心

5. 烦恼的心灵

6. 不确定的心灵

第 4 节:唯识与现量次第

第五节 唯识与能量

唯识与分离

意识与生死相续

意识与三性

意识与三性

第四章: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真正本质--真实性

第五章:唯识修行的五个层次

第一节:师父的立场

第二节:觉悟之路

第三节:悟道(见道)

第 4 节:实践立场(戒律之道)

第五部分:终极立场

序言

唯识三十颂》序言

唯识三十颂》是整部《唯识经》中最短小精悍的一部。虽然短小精悍,但却是集百卷《瑜伽师地论》之精华而成,所以《唯识三十颂》可以说是《瑜伽师地论》要点的结晶。因此,如果能够理解这三十颂,不仅能掌握《瑜伽师地论》的要义,还能理解整个唯识学。这就是本论在意识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此颂是石藏菩萨所著,石藏菩萨一生为弘扬大乘而撰写百部论典,临终前以慈悲之心,将百卷《瑜伽论》的精华浓缩为这三十颂,以方便后世众生。师曾本想继续撰写长文解释颂文,完成《三十论》,但师曾圆寂后不久,便无暇撰写《三十论》,这是千古一大憾事。

世亲死后,印度有普贤、火辩、护法、安慧等十大论师对此颂作了长篇解释,相当于创作了一部《三十论》。这十位大师各有所长。后来,玄奘大师从印度学成归来,将此颂翻译成中文,并根据弟子窥基大师的建议,将十位大师的论述混合在一起,以护法的论述为主,其他大师的论述为辅、 玄奘法师将其命名为《成唯识论》。这是一部崭新而完整的唯识论(带颂论和长行论),玄奘大师将其命名为《成唯识论》。这部《成唯识论》在中国文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因为其颂的内容是《瑜伽师地论》的精华,成为唯识学研究的一块敲门砖;二是因为其长行涵盖了十大宗师的精心论述;三是因为这部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玄奘大师的心血之作,可以说有一半是中土的家产,一半是玄奘大师的心血。由于上述历史背景,时至今日,在阐释《唯识三十颂》的典籍中,这部《成唯识论》仍是最具权威性的。因此,笔者在对《颂》进行注释时,大量引用了《成唯识论》的论著,作为解读的主要依据,并对所引文本略作去文解义。这样做的好处是,读者如果细读本书,不仅可以对《唯识三十颂》有更深入的理解,还可以读到《成唯识论》的大部分论著,可谓一举两得。当然,如果对唯识学感兴趣,还是应该研读成唯识学的原著,以免有遗珠之憾。

施正宽在美国 - 盘绍寺

二零零六年九月六日

标签:

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19-2030 善心放生网 善心放生网 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